近日,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教育部高等学校能源动力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委员会主办的第十八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决赛在东北石油大学落下帷幕。我校学子以出色的表现,在本届大赛中荣获二等奖3项,三等奖7项,产业命题赛道铜奖1项,获奖数量创学校参赛以来历史新高。
大赛共吸引来自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来自全国692所高校的7736件主赛道作品和254件产业赛道作品参赛,参赛单位和作品数量均创历史新高。经过学校选推、竞赛组委会初审、专家网评,共计340件(4%)作品入围决赛,其中包含320件主赛道作品、20件产业赛道作品。我校王海夷同学带领团队设计制作、周峰老师和康建刚老师(校外企业导师)共同指导的作品闯入全国决赛,并获得全国二等奖。这也是我校师生继第十六、十七届大赛的优异表现后,连续第三年在该赛事中闯入全国决赛。
自“节能减排竞赛”启动以来,学校高度重视,在本科生院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机械与智能制造学院结合赛事特点和专业情况,积极组织学生备赛,持续对各作品团队进行培训打磨和指导答疑。经过近一年的备赛以及团队成员不懈努力,最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序号
作品名称
指导教师
队长
团队成员
奖项等级
1
碳果硝消乐——采用农林固废基SiC载体的低温脱硝净碳一体化装置
周峰、康建刚
王海夷
杨子叶、叶俊峰、赵蒙蒙、陈世健、柯乐
二等奖(入围决赛)
2
光伏“凉”方,“背”水一战——基于自然对流蒸发的导湿纤维型光伏电池冷却系统
万杨大、黄帅
郑锦城
肖臻、刘飞宇、张悦萌、周冰勤
二等奖
3
“生机”盎然——利用活立木生物电能和树梢摆动机械能的联合发电装置
李玲、周峰
刘钰桐
徐家豪、马天翌、陈熙昕、张文烨、孙梦雪
二等奖
4
风光“燃”情—风光互补驱动的油气田天然气间接蒸发预冷系统
万杨大
应亚丽
刘亚轩 马畅 黄玉情 金仟 李昕泉
铜奖(产业命题赛道)
5
【硅芯驭露】-直膨热泵耦合转轮的余热智联型超低露点除湿系统
喻胜飞、黄江泉、闵淑辉
孟心怡
胡冰、邱博凌、聂长青、姚暄
三等奖
6
“环环相扣,能量永续”—压电节能的公共交通拉环发电装置
唐若晗、刘凯敏
刘曦
沈佳溢、肖馨怡、张昕虎
三等奖
7
驭浪追风逐日辉-基于风光浪供电的海水源热泵耦合闪蒸技术海水淡化装置研发
罗武生、文韬、喻胜飞
崔琪
刘若冰、孙梦琦、刘文灿、李涵毅
三等奖
8
“绿擎能生·减排驭动”—基于耦合能量再生系统的超减速比差减速器总成
张宇、谢钢武、刘祥环
曹海秦
刘智先、夏正俊、聂华文、吴金风、陈佳乐
三等奖
9
“逆流而上,水电共舞”——逆重力水运输微纳通道增强的高效率水电联产系统
董欣然、于水琴
郑志森
于跃、李茂丽、刘璐玲
三等奖
10
基于太阳能耦合余热回收的船用甲醇重整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热电联产系统
袁志鹏
张乐
廖文娜、王云飞、李思健、刘原
三等奖
11
“氢”装出行—便携式醇氢燃料电池电源
袁志鹏、黄文静
童俊杰
陈叶、刘若冰、李文翔、郑家炜、崔琪
三等奖
(图文/周峰 一审/陈中琪 二审/徐钰婷 三审/李红军)